個人生活家庭情況邁克爾·哈內克出生時他的父母在慕尼黑附近旅行,他的爸爸在哈內克三歲前離開,在德過定居,等到邁克爾·哈內克成年時他們才相認,在維也納郊區(qū)的藍領社區(qū)度過了青少年時代。邁克爾·哈內克的父親叫弗里茨·哈內克,是奧地利導演;母親叫比阿特麗斯·馮·德金絲查爾德,是德國演員;他們在二戰(zhàn)款待士兵時相遇,兩人在《第七大道》發(fā)行前去世了。結婚情況邁克爾·哈內克有四個孩子,他唯一的親生孩子來自第一段婚姻,他的第二任妻子蘇茜給他帶來了三個繼子。
獲獎記錄
奧斯卡金像獎
2013第8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獎愛(獲獎)
2013第8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獎愛(提名)
2013第8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原創(chuàng)劇本獎愛(提名)
2010第8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獎白絲帶(提名)
戛納國際電影節(jié)
2012第65屆戛納國際電影節(jié)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愛(獲獎)
2009第62屆戛納國際電影節(jié)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白絲帶(獲獎)
2009第62屆戛納國際電影節(jié)法國國家教育系統(tǒng)電影獎白絲帶(獲獎)
2009第62屆戛納國際電影節(jié)費比西獎白絲帶(獲獎)
2005第58屆戛納國際電影節(jié)天主教人道精神獎隱藏攝像機(獲獎)
2005第58屆戛納國際電影節(jié)最佳導演獎隱藏攝像機(獲獎)
2005第58屆戛納國際電影節(jié)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隱藏攝像機(提名)
2005第58屆戛納國際電影節(jié)費比西獎隱藏攝像機(獲獎)
2001第54屆戛納國際電影節(jié)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鋼琴教師(提名)
2001第54屆戛納國際電影節(jié)評審團大獎鋼琴教師(獲獎)
2000第53屆戛納國際電影節(jié)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未知密碼(提名)
2000第53屆戛納國際電影節(jié)天主教人道精神獎未知密碼(獲獎)
1997第50屆戛納國際電影節(jié)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趣味游戲(提名)
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
2012第70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獎愛(獲獎)
2010第67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獎白絲帶(獲獎)
英國電影學院獎
2013第66屆英國電影學院獎電影獎-最佳非英語片獎?愛(獲獎)
2013第66屆英國電影學院獎電影獎-最佳導演獎?愛(提名)
2013第66屆英國電影學院獎電影獎-最佳原創(chuàng)劇本獎?愛(提名)
2010第63屆英國電影學院獎電影獎-最佳非英語片獎白絲帶(提名)
2002第55屆英國電影學院獎電影獎-最佳非英語片獎鋼琴教師(提名)
歐洲電影獎
2012第25屆歐洲電影獎最佳影片獎愛(獲獎)
2012第25屆歐洲電影獎最佳導演獎愛(獲獎)
2012第25屆歐洲電影獎最佳編劇獎愛(提名)
2009第22屆歐洲電影獎最佳導演獎白絲帶(獲獎)
2009第22屆歐洲電影獎最佳編劇獎白絲帶(獲獎)
2005第18屆歐洲電影獎最佳編劇獎隱藏攝像機(提名)
2005第18屆歐洲電影獎費比西獎隱藏攝像機(獲獎)
2005第18屆歐洲電影獎最佳導演獎隱藏攝像機(獲獎)
2001第14屆歐洲電影獎最佳編劇獎鋼琴教師(提名)
2001第14屆歐洲電影獎觀眾獎最佳導演獎鋼琴教師(提名)
1993第6屆歐洲電影獎費比西獎熒光血影(獲獎)
法國電影凱撒獎
2013第38屆法國電影凱撒獎最佳影片獎愛(獲獎)
2013第38屆法國電影凱撒獎最佳導演獎愛(獲獎)
2013第38屆法國電影凱撒獎最佳原創(chuàng)劇本獎愛(獲獎)
2010第35屆法國電影凱撒獎最佳外國電影獎白絲帶(提名)
2006第31屆法國電影凱撒獎最佳導演獎隱藏攝像機(提名)
2006第31屆法國電影凱撒獎最佳原創(chuàng)劇本獎隱藏攝像機(提名)
西班牙電影戈雅獎
2014第28屆西班牙電影戈雅獎最佳歐洲電影獎愛(獲獎)
2011第25屆西班牙電影戈雅獎最佳歐洲電影獎白絲帶(提名)
德國電影獎
2010第60屆德國電影獎金質電影獎-最佳導演獎白絲帶(獲獎)
2010第60屆德國電影獎金質電影獎-最佳劇本獎白絲帶(獲獎)
2002第52屆德國電影獎最佳外國電影獎鋼琴教師(提名)
洛迦諾國際電影節(jié)
1989第42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jié)厄內斯特·阿塔里亞獎第七大陸(獲獎)
早年經歷
一開始,邁克爾·哈內克立志要成為一位鋼琴演奏家或者一位牧師,但他關于電影最早的記憶是四歲時祖母帶他去看的勞倫斯·奧利弗主演的《哈姆雷特》。一年后,在一次戰(zhàn)后兒童的交換項目中,他被媽媽和繼父送去了丹麥。
邁克爾·哈內克早年因為缺乏人脈,無緣電影行業(yè),在維也納大學主攻哲學和心理學,畢業(yè)后進入了一家德國電視臺拍攝電視節(jié)目。
演藝經歷
1989年,47歲的邁克爾·哈內克首次自編自導劇情片《第七大陸》,該片是“冰川三部曲”的第一部,隱喻了邁克爾·哈內克所擅長的對中產階級的描繪,體現(xiàn)了其內在的空虛與游離,后憑借“冰川三部曲”入選“十五位導演獎”。
1992年,邁克爾·哈內克自編自導驚悚片《熒光血影》,該片是“冰川三部曲”的第二部,由亞諾·弗里斯奇、安吉拉·溫科勒主演,獲得了歐洲電影獎的最佳劇本,邁克爾·哈內克憑借此片獲得第6屆歐洲電影獎費比西影評人獎。
1994年,自編自導劇情片《機遇編年史的71塊碎片》,該片根據(jù)真實事件改編,是“冰川三部曲”的第三部。
1997年,自編自導驚悚恐怖片《大快人心》,由歐路奇·莫赫、蘇珊娜·蘿塔主演,該片主要講述了假期來臨,平日里為生活奔波忙碌的三口之家終于可以享受郊區(qū)湖邊的幽靜與恬美的故事,被提名第50屆戛納電影節(jié)的最佳劇本,這是一部“斯蒂芬·金式”虛構的恐怖電影,又是一部關于暴力與媒體批判的現(xiàn)實作品。
2000年,自編自導了由一組冰冰冷的、長短不一的段落組成的影片《未知密碼》,該片描寫了生活在巴黎的幾個陌路過客的命運片段,獲得了第53屆戛納電影節(jié)的最佳劇本獎。
2001年,執(zhí)導劇情片《鋼琴教師》,由伊莎貝爾·于佩爾、伯努瓦·馬吉梅主演,該片改編自奧地利同胞埃爾弗里德·耶利內克的小說,提供了一副關于母親與女兒、老師與學生的互相“替代”和“掌控”的社會圖景,并獲得第54屆戛納電影節(jié)的評審團大獎。
2003年,執(zhí)導劇情片《狼族時代》,由丹尼爾·杜瓦爾、伊莎貝爾·于佩爾主演,該片描寫一個四口之家去度假,從而遭遇到的恐怖、暴力和混亂。
2005年,邁克爾·哈內克自編自導懸疑驚悚片《隱藏攝像機》,該片講述了由朱麗葉·比諾什和丹尼爾·奧圖耶主演扮演的巴黎知識分子被一系列他們的追蹤者留下的蹊蹺錄像帶所恐嚇。5月21日,獲得第58屆戛納電影節(jié)最佳導演獎。
2007年,在美國翻拍了舊作《大快人心》,由娜奧米·沃茨主演,新版《大快人心》故事鋪陳“虐待的樂趣在于過程,而不是結果”的恐怖變態(tài)心理。
2009年,自編自導劇情片《白色絲帶》,該片用黑白膠片拍攝,沒有悅耳的電影配音,也沒有高清的分辨率,講述了一個一戰(zhàn)前夕發(fā)生在德國北部一所鄉(xiāng)村學校的故事,獲得第62屆戛納電影節(jié)金棕櫚獎,邁克爾·哈內克憑借此片獲得國際影評人獎。
2012年,自編自導愛情片《愛》,由?,旀ぁ愅蕖⒆?路易斯·特林提格南特主演,該片獲得第65屆戛納國際電影節(jié)金棕櫚獎和第85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
2015年,執(zhí)導影片《快閃族》。